
《Flower》 是由 thatgamecompany 开发、索尼互动娱乐发行的一款唯美冒险游戏,于 2009 年首次在 PS3 上发布,后续移植到 PS4、PC 和移动端。游戏以诗意般的画面、情感驱动的玩法、无文字叙事而闻名,被誉为“电子游戏艺术化的代表作”,更是一款能让人流泪的作品。
Thatgamecompany 的联合创始人陈星汉(Jenova Chen),是一位极具哲思与人文关怀的游戏设计师。他的作品——无论是《Flow》《Flower》《Journey》,还是后来的《Sky: Children of the Light》——都摆脱了传统电子游戏的竞技与挑战模式,而是围绕着情感体验、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来构建。他认为游戏不仅仅是娱乐,更是一种可以传递情感、影响思考、疗愈心灵的媒介。
在《Flower》中,这种理念得到了最纯粹的体现。这款游戏没有语言、没有对话、没有明确的目标,而是通过光影、风声、色彩、空间节奏,传递了一种关于自由、生命、自然、工业化、治愈和希望的体验。
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空间,更是创造情感体验。一个好的空间,就像一场有节奏、有层次的旅程,让人在其中体验自由、治愈、探索、沉思。未来的设计趋势,不再是冷冰冰的几何造型,而是更加人本化、更加自然、更加情绪驱动的空间。就像《Flower》让玩家在风中找到自己,我们的设计,也应该让人们在空间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。
极致概念@点金文案:
・《Flower》没有台词,却能让人落泪。
・风是主角,也是自由的隐喻。
・你不是操控角色,而是在自然中被自然带着走。
・在花开与花落之间,我们体验轮回,也重拾希望。
・越是静谧,越能听见内心的声音。
・光、风与色彩,比语言更懂情绪。
・设计的终极,不是功能完成,而是情绪触动。
・不需要目标,才更能抵达心灵。
・陈星汉用游戏告诉我们:设计可以温柔而有力。
・游戏空间,就是数字时代的心灵建筑。
・越极简,越深情。越安静,越震撼。
・被触碰的不只是花朵,还有你内心被遗忘的柔软。
・设计不是制造东西,而是创造体验。
・如果空间能像《Flower》那样让人沉静,那就是好设计。
一、自然哲学:从“风”到“生命流动”
1. 风的隐喻:一场关于自由的探索
在《Flower》中,玩家扮演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角色,而是一阵风。这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互动方式,更是一个哲学隐喻:风是无形的,但却影响着一切,就像生命的流动,无法被束缚,却又能创造改变。风的自由性,代表着人类内心对无拘无束的渴望。在现代社会,人们的生活被条框和规则所限制,而《Flower》让玩家体验了一种纯粹的、无目的的流动感。

设计思考:自然即是生命
自然元素的参与:游戏中,风推动花瓣穿越山谷、溪流、草原,一切都在流动。这让人回想起东方哲学中“道法自然”的概念——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流动,而非静止。动态的环境交互:游戏中的世界并非静态,而是被“风”所激活。这种互动设计让玩家真正感受到自己不是旁观者,而是世界的一部分。

2. “花开花落”隐喻生命的轮回
每当玩家让花瓣触碰新的花朵,世界就会苏醒,色彩变得更鲜明,环境恢复生机。这一过程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轮回:
新生命的诞生:当玩家吹动风,让草地复苏,这是生命的开始。
破坏与重生:中后期,玩家进入一片被工业侵蚀的荒芜城市,花朵枯萎,世界失去了生机。这是对人类文明破坏自然的暗喻,但最终,玩家的努力让一切恢复生机,象征着希望与重生。

人文思考:人类应当与自然共生
对大自然的敬畏:游戏隐喻着一种生态平衡观——自然本身是有生命的,而人类不应成为破坏者,而是维护者。
疗愈与再生:游戏的核心体验在于“治愈”——不仅是让世界复苏,更是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
二、情绪体验:用游戏语言构建“情感共鸣”
1. 非语言叙事:通过色彩、音乐、光影构建情绪体验
《Flower》没有文字,也没有对白,所有的情绪传递都通过环境来表达。
独家文章,内容合作请联系@ 设计知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