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用户村上隆2024伦敦画展:高古轩《日本艺术史:根据村上隆的解读》

村上隆
Takashi Murakami
Takashi Murakami
This article all
Artwork © 2024 Takashi Murakami/Kaikai KikiCo., Ltd.
Photo: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

极致概念@点金文案:
他用动漫符号改写传统史诗,让浮世绘与卡通角色并肩作战
在超扁平的画面下,是厚重的文化积淀与讽刺性的再创造
色彩像炸裂的糖果,形象却是沉默的批判
佛祖有了Q版脸,妖怪顶着流行滤镜,日本古典被注入未来式血液
不是破坏,而是让传统在卡通壳里重启呼吸
他用“超扁平”压平精英与大众、古典与商业的边界
他的作品是对日本美学的爆笑解构,也是对全球语境的巧妙回应
他用商业包装的审美,包裹住最具张力的文化自问
他的画面像电子游戏,通关方式却是文化记忆与想象力的交织

一、从“超扁平Superflat”到“村上隆版日本艺术史”

1. “超扁平”理念的延伸

村上隆的艺术观念源于他在1990年代末提出的“超扁平Superflat”理论。该理论将当代日本动漫文化中的扁平化(flat)图像与浮世绘等日本传统平面艺术一脉相承,强调大众文化与高端艺术之间的平面化边界。这个概念让村上隆有效地将日本传统中的线条、图案、构图方式,与战后日本在大众文化、消费主义、游戏产业中成长起来的视觉流行进行融合,为他赢得了西方艺术界的广泛关注。

2. 从“超扁平”到“日本艺术史”

在此次“日本艺术史:根据村上隆的解读”中,村上隆将此前“超扁平”的美学主张进一步延伸:他不仅试图呈现传统与当代并列的平面化效果,更要通过“艺术史再造”的方式,为日本艺术的发生、发展、流变提出个人的审美阐释。在展厅入口,观众通常能看到村上隆对日本过去几个重要文化阶段的图像化处理:从绚丽的“天花板图案”般的色彩,到借鉴传统水墨、浮世绘版画的造型元素,再到将动漫角色融入画面,形成对不同时期艺术传统的戏谑性表达。

3. 传统与当代的源流:从宗达、光琳到现代前卫

日本艺术史上,琳派的尾形光琳、俵屋宗达以及江户时期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、歌川广重等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村上隆一直以来深受这些大师的构图与色彩影响。同时,他也从“日本前卫艺术”中吸收养分,例如具体美术协会(Gutai)那种不羁的创造精神,以及60-70年代日本当代艺术家对于文化与社会的自觉反思。村上隆试图将这些源头用自己标志性的方式加以再造,不同媒介与图像符号在其笔下被“熔炼”为当代动漫风格,却又能让观众在平面化之下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积淀。

Takashi Murakami
洛中洛外图屏风 左面板
Takashi Murakami
洛中洛外图屏风 右面板
Takashi Murakami
洛中洛外图屏风 岩佐又兵卫先生遗作

二、展览作品与风格:艳丽与庄严的碰撞

1. 大尺幅彩绘与微观细节

走进高古轩画廊的展厅,最夺人眼球的往往是村上隆的大尺幅绘画作品:色彩艳丽饱和,人物与背景通常不分层次,形成“超扁平化”的视觉冲击。然而在远观之后,若走近仔细审视这些画作,就会发现密集细腻的笔触和对传统花鸟、云纹、几何纹等细部的强调。村上隆善于在宏大场景与微观细节的反差间营造张力,令观者产生同时被“动漫简洁”与“传统繁复”包围的双重感受。

2. 经典角色的变奏

除了花花绿绿的抽象背景之外,村上隆经典的动漫角色“DOB君”(Mr. DOB)也会频频现身。作为村上隆创作生涯中的“招牌形象”,DOB君融合了迪士尼卡通、哆啦A梦、米老鼠等元素,同时也是对日本现代卡通文化乃至消费社会的隐喻。在新作品中,DOB君被叠加在浮世绘元素、佛教叙事场景或水墨构图之上,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复合体,展现了村上隆对艺术史的个人化拼贴与挪用。

3. 宗教、神道与民间传说的融入

村上隆对佛教与神道教文化的运用,常常以卡通化或怪诞化的方式呈现:譬如佛像题材会变得头大身小,或者是日式鬼怪、妖怪形象穿插在现代卡通和动画角色之间。这既是他对日本神话、妖怪文化的致敬,也通过夸张的对比,探讨了当代社会对传统宗教符号的消费与再定义。

Takashi Murakami
Takashi Murakami
Takashi Murakami
村上隆 白虎家族,2024
Takashi Murakami
村上隆 烈焰朱雀,2024
Takashi Murakami
村上隆 黑龟与阿罗汉,2024
Takashi Murakami
村上隆 蓝龙穿越宇宙,2024

三、学术意义:村上隆对日本艺术史的再阐释

1. 从敬畏到解构

村上隆在多个场合都表示,他对日本传统艺术的态度是既敬畏又反叛。敬畏的是其博大精深、工艺精妙和美学思想;反叛的是日本在近现代所经历的急速西化、全球化,以及对传统文化符号所做的消费式挪用。村上隆在“解读日本艺术史”时,也不乏戏仿与调侃:在展览作品中,他往往以动漫形象或流行文化符号覆盖掉古典绘画的部分场景,并制造出一种矛盾感,反映了他对当今社会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张力的洞察。

本文更多深度内容,为【订阅用户】专享!

加入【订阅用户】,免费解锁全部独家内容!

订阅用户订阅用户免费
已付费?登录刷新

独家文章,内容合作请联系@ 设计知外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